沙巴崇正中学60周年校庆
崇正儿女专访系列(22)
2024年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成绩在4月下旬公布,沙巴崇正中学436位考生中,20人考获全科A,98.85%成功考获文凭,42%考生至少考获4A。凭借着优异成绩,沙巴崇正中学六位学生——苏韵晴、萧婉芯、亚立夫、彭恩宏、张含涵、晓文,于7月下旬荣获沙巴基金局颁发沙巴杰出奖学金ABCNS,其中4位在全州10强公开组、2位在30强土著组。
在他们即将升学之际,回顾这届2020年初一疫情新生,六年来在崇正中学积极学习成长的旅程仍然历历在目。
⭐从崇正出发:亚立夫、彭恩宏的追梦之旅⭐
在沙巴崇正中学的校园里,总能看到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身影:一个在足球场上挥洒汗水,一个在实验室里专注操作。亚立夫与彭恩宏,一个以足球训练磨练意志,一个用科学实验探索世界,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了崇正中学多元教育的真谛。如今,这两位即将各自启程,一个梦想远渡重洋深造,一个立志研发医疗设备造福人类。
⭐亚立夫:在失败中踢出精彩人生⭐
“我叫亚立夫,来自亚庇,在崇正度过了五年时光。”这位足球少年谈起校园生活时,眼睛里闪着光。课余时间,他最爱和朋友们踢足球、打电子游戏,但看似轻松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永不言弃的心。
初中二年级时,数学和科学的双重不及格给了他沉重一击。“那次失败成了我的转折点,”亚立夫回忆道。他开始仔细分析原因,发现是因为自己平时偷懒,又忽略了某些重要课题。从那时起,他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课后固定两小时复习,周末提前预习下周课程,遇到难题立即请教老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成绩从及格边缘跃升至班级前列。更令人骄傲的是,他将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带到了足球场上,代表学校参加了亚庇区学联(MSSD)足球赛和全国华文独中足球锦标赛,在比赛中展现出惊人的毅力和团队精神。
“崇正的学习环境太棒了,”亚立夫感激地说。他特别提到同学们之间的良性竞争如何激励他不断进步,即使是最简单的题目,老师们也会耐心解答到完全明白为止。课外活动方面,除了足球,他还参加了学校的民歌艺术合唱比赛,展现出多元的才华。“每次训练结束,我都会留在教室多复习一小时,”他分享道,“因为联课活动和学业同样重要。”
特别感谢Gary老师、Cikgu Roziana等恩师的栽培,还有家人无条件的支持——“考试期间,他们甚至会熬夜陪我复习,妈妈还会准备我最爱的椰浆饭当宵夜。”如今,亚立夫即将前往雪兰莪修读A水平课程,他的目标是到英国或澳大利亚深造。“我想成为一名工程师,一名能平衡学业与运动的未来工程师!”
⭐彭恩宏:用温暖领导科学团队⭐
与亚立夫不同,彭恩宏的校园记忆更多与显微镜和钢琴键有关。这位热爱阅读、喜欢弹钢琴的男生,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华小数理营的志愿者,经常在周末带领小学生进行有趣的科学实验和益智游戏。
“2024年参加神山基金局颁奖典礼的经历改变了我,”彭恩宏说。当时作为高二代表,他亲眼见证了学长学姐们如何通过坚持与努力实现梦想。这次经历让他明白,真正的学习需要智慧,更需要坚持。
作为创意发明科学学会(CSI CLUB)学生主席,他面临过挑战。在筹备科学营期间,团队成员因意见不合产生严重分歧。“当时距离活动只剩三周,进度却停滞不前,”彭恩宏回忆道。在两位副主席的建议下,他改变策略:先组织团建活动增进感情,再逐一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最后重新分配任务发挥各自专长。“我学会了真正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而是激发每个人,”他感慨道。最终活动大获成功,团队凝聚力也显著提升。
这种领导智慧同样体现在他参加的各类科学竞赛中。在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家比赛中,他带领团队研发了一款智能盲杖,虽然最终未能获奖,但评审的评价让他们备受鼓舞。“我们花了四个月时间,从市场调研到原型测试,每个环节都学到很多,”彭恩宏说。最令他自豪的是在全国独中科学营中,他们的环保净水系统方案获得创新奖。
特别感谢目不识丁却始终支持他的奶奶:“每次比赛前,奶奶都会准备平安符;成绩公布时,她比我还激动。”目前,彭恩宏正在西马寄宿就读A水平课程,主攻数理科目。“我每天都会抽一小时练习钢琴,这能帮助我静心思考,”他分享道。未来希望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或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我对研发新型医疗设备有兴趣,希望未来能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为医疗科技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不同的道路,同样的坚持⭐
一个在绿茵场上学会坚持,一个在实验室里领悟领导。亚立夫和彭恩宏的故事证明,教育的真谛在于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正如崇正中学的校训所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这两位年轻人正以各自的方式,践行着对知识的追求与对社会的担当。当足球遇见科学,当热情碰撞理想,我们看到的,是马来西亚新生代无限可能的未来。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找到心中所爱,并为之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