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正学院校际环保日短片竞赛
恭喜本校学生在崇正学院校际环保日(Institut Sinaran Environment Day)短片竞赛拿下三个奖项!
15位高二理科学生合力撰写,在老师的指导下,270页的《沙巴州华文小学“华罗庚”数学比赛历届试题集答案提议 (2007-2021) 》终于出版了! ◎ 缘起 ◎ 崇正自2007年举办华小华罗庚数学比赛以来,累积了许多赛题,当中也有难度相当高的题目。“华罗庚”数学比赛的赛题以奥数为主,对小学生而言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但从每年参加数学比赛的学生人数节节攀升可见,小学生们是非常愿意挑战更高难度的数学,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校方认为,让每届赛事停留在公布成绩排名的那一刻是非常可惜的事。比赛,始终有分输赢,但最终应该都是为了学习数学。因此,校方决定出版15年的历届赛题及参考答案,让同学们在学习数学上更有效率,目标更加清晰! 如此庞大的工程,获得了一批高二理科生自告奋勇挑起撰写参考答案的重任。写得好,小学生能理解,提升实实在在的“任重而道远”。参与编辑与撰写的同学有:谢凯淳、谢秉宸、郑嘉齐、许茹欣、林宁熙、骆柚圣、林秀美、吴亭仪、苏家恺、彭恩阳、张芷绮、董芯宜、黄国鸿、王崇铭及黄尉晋。 ◎ 过程就是学习 ◎ 在兼顾课业的情况下,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撰写答案,遇到不懂的地方便自己去找答案。看不懂,再去问老师。他们反复阅读自己的解答方法,反思理论是否正确,这个解释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小学生是否看得懂吗?这些解答是否能让这本书发挥它最主要的作用——帮助小学生准备华罗庚数学比赛? 这个反复自我检核的过程,其实就是学术研究的开端。这一本赛题答案,就是同学们共同完成的“论文”。在参与编辑及提供内容的过程中,同学们也开始接触一些智慧产权的相关知识,从著作权、研发专利到商标等领域,都渐渐有了概念。虽同学们不是专业的编辑,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同学们有了版权意识,对未来的任何发展都有助益。 虽然未来学术之路仍遥远,但是同学们愿意在中学时期踏出这一步,在实质行动上、心态准备上,都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同学们在撰写的过程中都真心希望阅读这本书的小学生能因此进入数学的领域。或许答题内容虽然不尽完美,或许还有更简单的解答方式,所以同学们也非常愿意接纳自己不足之处,也欢迎各校老师们指教与讨论。 ◎ 挑战精神 ◎ 校长说,高二学生们自愿接受挑战撰写15年的参考答案,是崇正人文教育及数理教育的重要成果。因为他们可以选择不做,但是却勇于完成,坚持完成,精神可嘉。为此,校长也希望这份精神可以影响小学生,不因数学困难而放弃数学,不因数学比赛困难而不继续钻研数学。数学涉及的范围相当广阔,也在未来的世界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希望各位参加华小华罗庚数学比赛的同学们要记得华罗庚不惧挑战、永续学习的精神,也记得这批崇正高二的学生的挑战精神。 (有兴趣购买的同学及家长们前往财务处,每本 RM 25,存货有限,售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