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崇正中学60周年校庆
崇正儿女专访系列(23)
2024年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成绩在4月下旬公布,沙巴崇正中学436位考生中,20人考获全科A,98.85%成功考获文凭,42%考生至少考获4A。凭借着优异成绩,沙巴崇正中学六位学生——苏韵晴、萧婉芯、亚立夫、彭恩宏、张含涵、晓文,于7月下旬荣获沙巴基金局颁发沙巴杰出奖学金ABCNS,其中4位在全州10强公开组、2位在30强土著组。
在他们即将升学之际,回顾这届2020年初一疫情新生,六年来在崇正中学积极学习成长的旅程仍然历历在目。
⭐从崇正出发:张含涵、晓文的追梦之旅⭐
在沙巴崇正中学的校园里,悠扬的华乐声与热烈的商业案例讨论此起彼伏。张含涵与晓文(Nicole Xiaowen Kinsuan),一位怀抱医学梦想的华乐手,一位钟情商业法律的未来精英,用截然不同的方式谱写着她们的青春乐章。这两位,一个即将远赴英国深造A水平课程,一个准备在马来亚大学攻读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她们的故事展现了崇正学子多元发展的精彩画卷。
⭐张含涵:华乐声中孕育的医者仁心⭐
根地咬育英小学毕业的张含涵,从小就对崇正中学怀有特殊情感。“父亲常常跟我分享他在崇正的点点滴滴,那些关于师长的教诲、同窗的情谊,让我对这所学校充满向往,”她眼中闪着光说道。这份情感让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所母校,却没想到初中生涯遭遇了疫情的重创。
“网课期间,我常常一个人对着电脑屏幕发呆,连同学的样子都记不清了,”张含涵回忆那段迷茫时期。她坦言自己曾一度陷入懈怠,作业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转机出现在重返校园的高中阶段,她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学习中,更在华乐团找到了心灵归宿。作为乐团的琵琶手,她与伙伴们经历了无数个挥汗如雨的排练日。“最难忘的是比赛前三个月,我们每周加练四次,有时候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她回忆道。这些付出最终换来代表沙巴州赴槟城比赛荣获金奖的荣耀时刻,“当评委宣布成绩时,我们相拥而泣,那一刻才真正懂得什么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学术上,语文和物理曾是她最大的挑战。为了攻克华文,她养成了每天晨读半小时的习惯,并坚持写读书笔记;面对抽象的物理概念,她自创“三步学习法”:先理解原理,再推导公式,最后大量刷题巩固。“我热爱阅读各类小说,这份兴趣不仅让我在紧张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我的语感与表达能力,”她笑着说。这种坚持让她最终在华文科目斩获A+,物理也取得优异成绩。
“父母从不给我压力,他们是我最温暖的港湾,”张含涵感激地说。她特别提到父亲每次演出都会坐在第一排认真聆听,每逢假期,他们更是带我四处旅行,让我在放松中沉淀情绪,重整步伐。如今,这位华乐手即将踏上英国求学之路,追寻成为医生的梦想。“我希望将来不仅能医治疾病,更能像音乐治愈心灵一样,给患者带去温暖和希望。”
⭐晓文:用笔勾勒出的商业蓝图⭐
与张含涵不同,晓文的崇正记忆更多与商业案例和漫画比赛联系在一起。她对经济学和商科情有独钟。“第一次上经济课,老师用奶茶店举例讲解供需关系,那一刻我突然发现原来课本知识这么贴近生活,”她兴奋地回忆道。从此,她开始用经济学视角观察周围的一切,从食堂排队现象到校园义卖定价策略。
晓文的才华在多项比赛中大放异彩。在天眼杯国际漫画比赛中,她以一幅反映网络霸凌的作品获得铜奖。“我花了两周时间构思,画了十几版草图,”她展示着作品照片说道。而在商业领域,她与队友们的表现更为亮眼。“双威大学商科比赛前,我们连续熬了三个通宵修改方案,最后在做汇报时嗓子都哑了,”谈起和队友们并肩作战的日子,她眼中满是怀念。作为扶轮少年服务社(Interact Club)的活跃成员,她策划的“爱护动物”募捐活动顺利进行,“看到庇护所的狗狗们有更好的环境生活,那种成就感比得奖还强烈”。
然而,这位商业新秀也曾面临巨大挑战。“华文课对我来说就像天书,”晓文苦笑着说。由于家中主要使用英语交流,所以她在学习华文时花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SPM备考期间,她每天额外花两小时学习华文,从最基础的造句开始,逐步过渡到作文技巧。“我经常找华文老师解答我的疑惑,冯老师都会很用心指导我,”她感激地说。最终,她的华文成绩比预考提升了。
“没有家人的支持,我可能早就放弃了,”晓文动情地说。她特别感谢父母的指导的陪伴。未来,这位商业少女计划在马来亚大学修读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继而攻读法律。“我想成为连接商业与法律的桥梁,帮助企业既创造利润又承担社会责任,”她坚定地说,“也许十年后,我能参与制定更公平的商业法规呢!”
⭐不同的道路,同样的坚持⭐
一个用琴弦诉说医者仁心,一个用笔勾勒商业蓝图。张含涵与晓文的故事,恰似崇正教育理念的最佳注脚——在这里,有人在琵琶的余韵中寻找生命的意义,有人在商业案例的博弈里发现社会的真谛。当《送我一枝玫瑰花》的激昂旋律遇见经济学曲线的理性之美,我们看到的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尊重每个音符的独特性,方能谱写出最壮丽的人生交响曲。正如张含涵的琴弦上跃动的不只是音符,更是对生命的敬畏;晓文的笔下流淌的不只是文字和色彩,更是对世界的思考。她们用各自的方式证明:在崇正这片沃土上,每粒种子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长方式,最终绽放出独一无二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