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崇正四十二载,风雨不改
陈汉仁老师,今年64岁,来自纳闽,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也是沙巴崇正中学的资深英文老师, 与崇正共度了长达四十二年的时间。 四十二年可以让一个婴孩从嗷嗷待哺长成健壮中年, 可想而知有多少的学生曾经受过他的教导, 如今已成家立业者想必也不在少数。如此漫长的年岁里, 到底是什么支撑他在崇正执教多年而不言弃的呢? 我们现今就来一探究竟。
与一些从小立志当老师的人不同, 教书并非陈老师最初就业时的唯一选择。在进入教育界之前, 他还曾在航空业与银行业工作过好一阵子。 或许是血液中本就流淌着教师的热血, 在机缘巧合之下他加入了崇正,他随即爱上了教学这份工作, 日益加深他对学校和学生的喜爱。回想起当初, 他最想执教的科目并非英文,而是历史和地理,可相较华语, 曾在汶莱接受英文教育的他却对英语更为熟悉; 所以在学校的安排下,他先试试看教英文科。没想到,这一试, 他就成了半辈子的英文老师。
教学是一场又一场的挑战
陈汉仁老师视日常的教学活动为“挑战”, 喜欢帮助学生解决课业上的难题,所以能够一直保持教学的热忱, 想必这也是原因之一。有时候,遇见抗拒英文的学生, 他们一到英文课就昏昏欲睡,对所学的内容兴致缺缺, 然而陈老师不会责备他们, 反之还想尽一切办法要提升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 因为他深知这个国际语言的重要性,学生再怎么不乐意学习, 也都不能否认这一点。因此,陈老师苦心探索教学的新方法, 引导学生们逐步掌握这个科目。
若有学生在考试中有优异的表现,陈老师会替他们感到开心。 被他教过的众多学生当中不乏课业、事业有成者, 这使得陈老师真正体会到世上无可代替的成就感, 更加确定了自己没有选错职业, 决定把自己的黄金年华都奉献给崇正。教学上, 他叙述自己非常坚持三大原则,首先是效率、纪律还有变通。
无论是“教”或“学”,效率是很关键的, 不然老师与学生就只不过是浪费时间,白费力气而已。再者是纪律, 老师需要有全盘的教学计划,学生自己亦得严格管住自己的心, 紧紧跟随老师的脚步走入学问的殿堂里,方能有所斩获。
至于懂得变通这一点, 陈老师认为这种特质特别能够体现在网课这段期间里。 他自嘲自己是老年人, 每当年纪较大的老师遇到新事物就会非常苦恼,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如何运用新科技以应付最新的教学模式和趋势 。可敬的是, 他愿意抱着不耻下问的态度去请教自己曾教过的毕业生, 认真学习教学软体和硬体设备的应用,不让自己落伍。可见在崇正, 教与学的关系并不一定会限定于老师教授或学生接受, 有时也会出现翻转,有一天学生也可以反过来成为老师。于此, 师生的之间特殊且融洽的情谊尽显无遗。
给崇正最美好的祝福
陈汉仁老师在校服务期间曾经担任总务处副主任(旧称事务组)、 高中英文科协调员、集邮社、空手道社顾问老师等职务,在行政、 教学和联课方面皆可谓资历丰富。退休之际, 他鼓励在职的老师们四个“要”:要坚持住、要有耐心、要负责任、 要专业。陈老师衷心感谢所有过去和现在的同事, 特别是英文组的同仁们,感谢他们的厚爱与支持。
而纵横杏坛多年的他仍然牵挂着学生们的学习, 他觉得自己能够给学生们的唯一劝勉是:永远把学习摆在首位。 必须学有所成,以肯学的精神面对人生, 才能够有效实践自己的理想抱负。
最后,他祝福沙巴崇正中学未来会更好,朝着光明的方向奋勇前进, 稳健发展。
照片:陈汉仁老师
文字:陈奕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