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荣休仪式上,学生司仪说:“她是我的数学老师, 也曾是我母亲的数学老师。她非常注重早读时间, 如果有同学在早读时间不专心或玩耍,她一定立刻大声说:‘ 回到你的位置!’;她对数学作业和笔记的要求非常高, 如果做得不认真,一定会被这位老师要求重做。”
台下的罗银花老师露出笑容,欣然接受学生的引言。 为沙巴崇正中学服务了35年的她,确实是如此。透过简短的访谈, 我们更能明白罗银花老师在教学上的细心。
用爱调味的数学课
访谈一开始,罗银花老师就笑说,从前的她对数学一点都不感兴趣, 后来就读于沙白学院时被当时的高中数学老师—— 曾桂安老师所启蒙,开始爱上数学。也在老师的赏识与鼓励下, 她踏进了沙巴崇正中学,自此开启了自己的教育征途。
“我只是一位平凡的老师。”
罗银花老师不止一次这么形容她自己。然而, 就是这么多年来坚守自己的岗位,让她成为一点都不平凡的老师。 即使是在受疫情影响的网课期间, 罗银花老师也绞尽脑汁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数学课变得有趣。 她认为,老师的积极精神会带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 也因此她持续发掘不同的网络教学技巧, 务必让孩子们出席课程并且从每一天的学习中进步, 才不会虚度光阴。
第一,她不在课程一开始就点名,而是在课堂中出其不意地点名。 第二,她将点名纳入教学活动当中,例如请同学们解答数学问题, 以“会、会一点点、不懂”来点名。掌握学生的出缺席之余, 也对学生是否了解教学内容有所掌控。罗银花老师强调学数学, 就是要动手去做练习,亲自去写一遍,才更能明白原理, 因此她也非常注重学生的数学练习题, 也时常在课堂中抽查学生的数学笔记。
发掘孩子的闪亮点
罗银花老师除了担任数学老师,也曾担任班导师。 她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只是注重学生的功课表现, 同时也必须关心他们的品德及学习态度。
老师在访谈的过程中分享了自己与初一学生在疫情复课时的第一堂实 体数学课。她并没有急于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 y = mx + C,而是请同学们自我介绍以及分享“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鼓励孩子们去思考自己的未来志向。
说起自己丰富的班导师经验, 老师笑笑地回应荣休仪式学生司仪的那番引言。 她之所以那么注重早读时间,是因为她坚信,一日之计在于晨, 上课前的这段时间能够让学生沉淀自己的心情,为新的一天做准备。
她也分享到自己班级经营的原则——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举例来说,她的班级将分成多个小组,每一组各有组长、卫生股长、 风纪股长等。每一组将轮流担任值日生,让班务运作流畅。就连“ 关心同学”,也有小组亲善大使负责,一旦有同学缺席或迟到, 亲善大使就必须尽到关心同学的责任。
长期以往,同学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而罗银花老师所带领的班级,除了学习表现好,更是具备合作精神。 她坚信,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闪亮点,老师需要不断鼓励孩子, 也要提供孩子学习的机会和环境。
鼓励校友饮水思源
罗银花老师说道,在崇正的这些年里, 看着历任董事会及校长为筹款四处奔波,看着校舍一栋一栋兴建, 她亲眼见证了独中办学不易, 也为此更感恩社会人士以及校友的回馈。今天校园里的一砖一瓦、 一草一木都是依靠社会支持,想到这, 她更认为老师们要尽忠职守以不负社会的期望, 必须把独中教育办好,学生品德好、课业好、活动好, 才能让学校永续发展。
罗银花老师也非常高兴自己的学生也回来母校服务, 跟随她的脚步成为一名老师,就如同当初的她与恩师那样, 以自己对教学的认真态度及对孩子的关心, 让更多学生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
三位孩子都是在崇正完成六年学业的罗银花老师也借此鼓励高二同学 们留读高三,崇正的老师们在教学上都非常认真, 除了教导学生课本上的知识,也带领学生从校园生活中学习。 留读高三,并不只是为了统考文凭或毕业证书, 而是让自己从心态上准备成为一名成年人,磨练自己的肩膀, 承担更多的责任,未来才能有更扎实的能力在社会上闯荡。
在访谈的最后,罗银花老师非常感激在这教书育人的道路上, 有同事的支持与配合, 尤其更难得的是可以和同样在崇正服务了36年的妹妹—— 郭淑芳老师一起共事至今,姐妹俩同在数学组, 一起在这美丽的校园里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是罗银花老师非常珍惜的感情。
看着全体董教员生多年来的在办学上的用心良苦, 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校友,罗银花老师倍感欣慰, 也衷心祝福崇正大家庭平安健康,疫情之下彼此更要坚持不懈, 自强不息!
照片:罗银花老师
文字:林书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