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经历到成为人师
来自根地咬这个沙巴内陆小城镇的Alexander老师,是本校一位低调且好学的地理老师。他身为家中最小的儿子, 但却比其他的兄长姐妹更早慧。从小就对热爱阅读,手不释卷。 由于家中务农,几乎没什么书籍可供其阅读, 竟不惜劳苦跋涉到离家好一段距离的图书馆,花时间泡在书堆里, 怡然自得。
年纪轻轻的他就深知学习的重要性, 因此当他知晓自己的兄长辍学时,非但感到惋惜,而且心急如焚, 自告奋勇要扮演起家中的小老师,在课业上帮助他们。 就在如此的契机之中,悄悄埋下了他立志成为教师的种子。
长大以后Alexander老师如愿进入公立的师范学院就读, 获取了教育系的专业文凭。他所主修的科目为地理,副修马来文, 并在毕业以后任职于政府学校约11年。然而, 因着自身有更高远的追求, 他毅然决然辞去了这份被视为铁饭碗的职业, 只身到新加坡修读神学。为了能够服务教会,他又辗转来到了亚庇, 正式加入崇正的教师阵容。
乐教爱学二十年,超越地理界限
惊人的是,在崇正执教的岁月里, 他秉持着满腔学习的热诚完成了在职的心理辅导学士和硕士学位, 并在闲暇的时候支援校内的辅导工作。他笑着说, 很享受在独中教学的日子。 二十几年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眨眼之间的事。 他表示与学生相处的每一刻都很值得被纪念, 认为比起自己所任教过的政府学校,独中的大部分学生都较有主见, 也比较认真向学。
Alexander老师回想起当初一开始当老师的时候因为年轻, 个性比较直率且易怒,吃了不少苦头。 后来从训导处学得了不少班级管理的秘诀,发现要管控好一个班, 完全不需要与学生“逞凶斗狠”, 更要紧的是找到与学生良好沟通的正确方式。为此, 他至今仍非常感激训导处廖老师的帮助。
在论及自己的教育理念时, 他认为身为一名老师就应该竭尽所能去帮助学生达到个体的成长, 协助他们去理解和探索这个世界, 以便往后拥有足够的条件足以自力更生。他继续分享到, 老师们应该时时刻刻都需要忘记过去,特别是在面对学生的时候, 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追究、不注目于他们的过犯, 因为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 他们每一天都应该被赋予一个全新的开始,全新的机会。 学校就是一个允许他们犯错和纠错的安全区,唯有从错误中学习, 这样的教训才会深刻。
崇正给了他许多难忘的回忆,一时半刻他也无从说起。简言之, 他觉得自己虽然不像其他工作了三四十年的老师们那般资深, 可是他已经和崇正无法切割了。带着不舍的心情, 他祝福所有的学生前程似锦,劝勉各位同学即使面对困难, 也千万不要轻言放弃。保持正面积极的心态,敢于做梦,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人只活那么一次。
对崇正的感激和期许
二十年过去了,他感谢许多与他一起拼搏的老师、董事、校友、 前任校长和全体行政人员。他非常珍惜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谊, 所有曾一起相处过的时光都将成为永远的记忆。 他更表示自己视崇正上下为一家人,也爱他们如同家人。 在崇正工作是极具挑战性的,所以他鼓励老师们, 保持教学的热忱和初心。就算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也切勿灰心, 因为谁都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些难题, 在崇正大家庭里大家一起同舟共济。 他希望崇正未来能够成为一个更好、更充满爱与人情味的地方。
照片:Alexander老师
文字:陈奕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