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正儿女专访系列(24)
从崇正到暨南:三位华教新生代的传承之旅
2019年踏入崇正校门时,他们还是懵懂少年;2024年高中毕业,他们已肩负起传承华文教育的使命。邓启则、黎敏慧、郭芯听三位崇正校友,即将带着母校的滋养,奔赴暨南大学华文教育专业,开启”1+3″特色培养之旅(首年在北京华文学院+后三年广州华文学院),他们仨更获4年全额奖学金(含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这不仅是个人求学道路的新起点,更是沙巴华文教育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
邓启则:心里种下的教育理想
“如果没有遇见邬芬芳老师,我可能永远不会发现教育工作的魅力。”邓启则,这位2024年高三爱班的毕业生,在谈及选择华文教育专业的初衷时如是说。作为辩论的爱好者,邓启则每次都会参加学校举办的辩论赛。在高三那年,他带领团队获得校内辩论赛亚军,这段经历让他培养了出色的思辨与表达能力。真正点燃他教育热情的,是邬芬芳老师在高三那年的教导。
“那是在一次模拟考试后,我的语文成绩不太理想。”邓启则回忆道,”邬老师没有简单地批评我,而是花了时间帮我分析试卷,事无巨细。”邬老师总说:”教书育人不只是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看着她的身影,我第一次萌生了’成为像她这样的老师’的想法。”
在崇正的六年时光里,邓启则遇到了许多令他敬佩的师长。语文组的老师们,激发他对文学的热爱;历史老师带他们参观博物馆,让课本知识变得生动立体。”这些老师用各自的方式向我展示了教育的多元可能。他们不仅教会我知识,更教会我如何把知识传递给别人。”
如今,即将踏上暨南大学求学之路的邓启则充满期待:”我希望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将来能回到崇正任教。我想像我的老师们影响我那样,去影响更多学生。教育是一场美丽的传承,我很荣幸能成为这个传承链上的一环。”
黎敏慧:延续恩师的教育智慧
“陈怡华老师改变了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知。”2024年高三孝班毕业生黎敏慧在谈及自己的教育理想时,总会提到这位影响她至深的班主任。作为班级班长,黎敏慧与陈老师的接触尤为密切,这也让她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一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日常。
高三那年,黎敏慧曾因学业压力一度想要放弃。”是陈老师一次次找我谈心,帮我调整学习计划。她总说:’教育者的责任不是让学生不跌倒,而是教会他们如何站起来。'”这句话成为黎敏慧选择教育专业的重要动力。
黎敏慧的教育启蒙不仅来自陈老师,还有她的历史老师郑咏璇。”我本是中文水平普通的学生,承蒙郑老师的悉心指导,我的中文历史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她感激地说,”郑老师让我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更教会我寻找自己热爱的事物是多么宝贵。”
高中阶段是黎敏慧全面成长的时期。”我是上了高中才开始积极参与校内外活动的。”她回忆道,”第一个参与的活动是2022年的成年礼,感谢郑咏璇老师鼓励我成为志愿者,负责场地组工作。”这次经历开启了她的服务之旅,此后她陆续参与了班长团生活营、运动会、毕业典礼等各类活动。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不仅积累了宝贵经验,更重要的是重新认识了自己。”黎敏慧说,”我发现原来自己具备领导能力,是个乐观、开朗、活泼的人。”这些成长经历让她与老师们建立了深厚情谊,”我从没想过能和师长走得这么近,郑老师不仅是我尊敬的老师,更成为了我珍贵的朋友。”
如今,即将踏上教育之路的黎敏慧表示:”我希望将来能把陈老师的教育智慧、郑老师的教学热忱都融入自己的课堂。教育是一场美丽的传承,我很荣幸能成为这个传承链上的一环。”
郭芯听:用艺术浇灌幼教之花
“最大的问题,就是你总觉得还有时间。”郭芯听的这句座右铭,展现了她对时间的珍视和对教育的热忱。作为2024年高三孝班的毕业生,她在采访中提到:”我选择幼教因为我喜欢与孩子相处,也热衷于音乐、绘画和手工。”
在崇正华乐团的6年经历对郭芯听影响深远。作为华乐团首席和扬琴首席,她表示:”张一平老师总是给予我学习和挑战自己的机会,让我不断成长与进步。”这种鼓励创新的教育方式,让她萌生了从事幼儿教育的想法。
除了张老师,美术老师杨智斐也对她影响至深。”杨老师总是鼓励我们大胆创作。记得有一次我交了一幅很抽象的画作,本以为会不及格,没想到杨老师说这是我最有个性的作品。”这种尊重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让郭芯听开始思考幼儿教育的真谛。
高三毕业后,郭芯听在兵南邦中华幼儿园实习时,更加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我想起张老师及杨老师的话:’教育要呵护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这种教育理念与她未来想从事的幼教工作完美契合。
“在暨南大学,我会特别关注儿童心理发展和创意教学法的课程。”郭芯听表示,”我希望将来能创办一所注重艺术启蒙的幼儿园,让更多孩子像当年的我一样,遇到改变一生的好老师。”
薪火相传的教育使命
这三位年轻人的故事,展现了教育传承的动人力量。从2024年毕业到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他们的选择印证了崇正教育的深远影响。正如邓启则所说:”教育就是让每个空壳般的课堂,被师生共同书写的故事填满意义。”2025年8月底,他们将带着恩师的教诲和崇正人的精神,前往暨南大学深造,未来,他们将回到沙巴,继续这个永不完结的教育传承故事。